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七年级作文/初一作文

心系天下话“忧乐”——读《岳阳楼记》有感

时间:2023-01-05 09:00:06 七年级作文/初一作文

深秋的一天,慕名来到位于洛阳以南四十公里万安山下的范仲淹墓,凭吊这位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望着松柏掩映的石碑古冢,穿越千年变幻历史云,一种莫名的感慨然而生。

了解范仲淹是从《岳阳楼记》开始的。范仲淹以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在史册留下关心国家命运,情系百姓忧乐的光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能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他忧国忧民情怀的高度概括,是他追求社会和谐理想经典实在难能可贵坚守这样文化信仰精神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正是当代青年热爱祖国奋发有为应有担当吗?

没有到过岳阳楼,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早已使我心向往之。透过《岳阳楼记》酣畅淋漓的文笔,那临江的色,秀美的风光,八百里洞庭的浩瀚,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彷佛尽收眼底,如临其境。“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我真切感受到,范仲淹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正是自然界万类天竞自由,天人合一的和谐欢畅,是荣辱皆忘的博爱奉献,是社稷民生繁荣平和。看如今,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更加重视环境建设与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居安思危,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几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终坚持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他为官清政廉洁,体恤民生疾苦,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但不改青云之志。个人的荣辱得失,他一直置之度外,虽穷困潦倒,其心系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洒脱,忧国忧民的情操,像一面镜子,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令人敬仰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范仲淹终其一生践行自己崇高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神圣的使命感与荣辱观,如今已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无价之宝。理想,是一面旗帜,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一定会战各种艰难险阻,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凝视着范仲淹墓碑上那渐渐模糊的字迹,咀嚼范公留给我们的《岳阳楼记》,一任自己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我想,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认真思考重大问题

【心系天下话“忧乐”——读《岳阳楼记》有感】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